识别国内TikTok培训割韭菜指南:网友亲身经历揭秘4类骗局与避坑技巧

欢迎加入!TikTok交流电报群:@tiktok_tkbaohe

TikTok如今热度高涨,人人都想分一杯羹,却也容易掉进培训机构的陷阱。如何分辨TikTok培训机构是否在“割韭菜”?听听这位网友的亲身经历。没错,TikTok趋势向好,但如今是知识付费时代,宣称“教你玩TikTok”的背后,可能藏着收割套路。

 

熟悉的知识付费戏码,熟悉的味道~

 

原来我也是“韭菜”。记得2019年,还有不少人在百度搜索“抖音怎么玩”“抖音怎么运营”“抖音怎么赚钱”(现在已难寻踪迹),前排全是广告,点进去后——

 

全是“1个月破十万粉丝”“零基础打造抖音百万粉”“10万粉一个月速成”之类的内容,

 

于是,我就这样踏上了交钱学习的道路。

 

有人说,学东西收费很正常,现在哪有免费的午餐?

 

学习收费确实合理,但你以为所有人都心怀善意吗?

 

实不相瞒,2019年我曾在一家抖音运营公司工作,起初以为能学到真本事,轻松做出百万粉丝账号。

 

等到进去之后

 

入职第一件事,竟是学习“话术”,嗯……

 

学话术,没错!

 

老板在百度投放广告,每天都有咨询者加进来,我们就用话术“砸”过去。

 

当时报名的人不少,课程费用分1200多、2000多、3000多档(期限不同),还有所谓“私人大师1对1”,收费9800元——懂的人都懂其中套路。

 

但到了2021年,从零运营一个5万粉丝的抖音账号,市场价已达3~4万元。花几千块钱能学到的,大多是浅显的理论。

 

真正花钱上课的,多是做线下生意的人(当时疫情尚未爆发,但实体店生意已下滑),还有开小店的普通人——他们家境一般,想靠抖音改变生活。

 

为了业绩,我们甚至让学员做对口型视频(当时这类内容较火),连自己都快信了这套说辞。

 

所谓“老师”,其实是懂点皮毛的业务员,多数人从未运营过账号,全靠理论输出。遇到问题只会敷衍:“再观察几天”“再养养号”“内容要垂直”“往这个方向走”。

 

那时我内心很煎熬,厌恶这种割韭菜的行为,不禁想到“屠龙勇士终成恶龙”的故事。好在有些客户条件较好,确实有成功可能,我便专门挑这类客户成交;对没条件的、学生群体,直接劝退:“学生还是好好读书,长大了再说。

 

由于“心慈手软”,几个月没开多少单,每天996,工资却少得可怜(三线城市),最终毅然离开这个伤心地……

 

肯定有人问:“既然知道不是学运营,为何不早走?”

 

因为试用期1周,期间只学话术和应答,走了没钱拿,不想白忙活。后来发现很多不适合做抖音的人也来咨询,我便寄望于条件好的客户,最终开单寥寥无几。

 



回到TikTok,我的亲身经历让大家看清这个圈子的割韭菜现象,

 

或许有人会反驳,但事实如此:新媒体、微商、短视频等领域,割韭菜更严重。总有人打着“带你发财”“带你赚钱”的噱头,一波波收割。

 

按我的观察,这类骗局可分四种

 

一、自身运营效率低、来钱慢,转而做知识付费,靠卖课快速赚大钱。

 

二、后知后觉跟风,见别人赚钱便模仿,找托儿、造宣传,直接开割。

 

(第二种可参考电子烟加盟市场:我从2015年开始玩电子烟,除某刻、某子等换弹小烟(价格高、口感差、性价比低),其他都试过。)

 

三、类似微商模式:每月规定出货量、要求囤货,招代理升级、返佣,因有实物不算传销(参考“某利”,我亲戚就做这个)。

 

 

 

四、开发软件盈利,再通过宣传招商、贴牌,这类属一手资源,价格实惠;但经代理转手两三遍后,价格可能翻倍甚至翻两倍。(我所在公司就是做软件研发的,老板的产业)

 

 

 

 

 

说这么多,主要是想给小白和跨境卖家提个醒:TikTok趋势虽好,但要分清谁在割韭菜。

 

我可以透露一个明显的割韭菜信号,供大家参考:

 

就是:

 

看对方是否有“短期内帮你回本”的方案!

 

看对方是否有“短期内帮你回本”的方案!

 

看对方是否有“短期内帮你回本”的方案!

 

这个方案必须是可保证、可落地的,

 

而不是充斥“可能”“大概”“到时候”等不确定因素的空话。

 

没有的话,基本就是割韭菜!!


转载请保留链接:https://tkbaohe.com/tiktok-xinshou/1788.html

上一篇: 2025跨境电商8大生存心法:流量去中心化、独立站崛起与垂直品类机遇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