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同质化到独特性:品牌出海的TikTok“轻量化”突围战术(附5大核心案例)
欢迎加入!TikTok交流电报群:@tiktok_tkbaohe
TikTok早已超越“短视频平台”范畴,成为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、实现品效合一的核心阵地。但在海量同质化内容中,如何让品牌脱颖而出?关键在于“轻量化”战术——以低成本、高创意、强互动的方式,让品牌形象深植用户心智。本文结合真实案例,提炼五大核心战术,助商家从“流量博弈”转向“品牌深耕”。
图源:TikTok
一、人格化运营:让品牌成为有温度的“角色”
用户更容易记住“有性格的人”,而非冰冷的logo。多邻国(Duolingo)的绿色猫头鹰“多儿”堪称典范:在TikTok上,它化身“戏精”——追着使用谷歌翻译的员工跑、踩着热播剧BGM跳舞、调侃用户“今天学外语了吗”。这种拟人化互动让多邻国TikTok账号从零涨粉至340万,视频平均播放超300万次,且几乎零广告投入。
执行关键: - **角色性格鲜明**:多儿被赋予幽默、毒舌的人设,评论区互动充满“人味”; - **借势流行文化**:结合《鱿鱼游戏》BGM、Dua Lipa等热点,让内容自然融入用户社交货币。
图源:TikTok
二、单点突破:用极致单品建立认知锚点
品牌化的前提是产品具备“记忆点”。美妆品牌ONLYOU在印尼市场以一款高性价比粉底液实现突围:针对当地高温高湿气候,精准锁定“防水防汗”需求,定价25-45元人民币,主打“遮瑕+美白+抗紫外线”组合。通过印尼美妆博主的场景化妆容展示(如学生通勤、白领加班),配合广告投放,60天内登顶粉底液销量TOP1,并以此为支点扩展全品类。
执行关键: - **深度本地化调研**:团队驻点印尼6个月,分析气候、价格敏感度及用户痛点; - **达人矩阵轰炸**:与本土美妆博主合作,日均产出50条使用教程,覆盖自然流量与付费广告协同路径。
图源:TikTok for Business
三、用户共创:把消费者变成品牌传播者
TikTok用户热衷“参与感”而非“被教育”。拖鞋品牌朴西曾因一条素人分享的“踩屎感”视频爆火,单周销量激增500%。此后,品牌构建“金字塔达人模型”:头部达人造势(如明星穿搭)、腰部达人放量(如KOL测评)、素人铺量(如UGC打卡),形成传播闭环。在泰国市场,朴西鼓励用户用“555”(泰语“哈哈哈”)评论,将产品与快乐场景强绑定。
执行关键: - **捕捉原生创意**:素人真实体验内容往往比专业广告更具感染力; - **设计互动机制**:发起挑战赛、定制贴纸特效、直播间抽奖等钩子玩法; - **快速内容复制**:验证爆款模型后,批量生产同类型视频覆盖不同流量池。
图源:TikTok
四、轻量化互动:用小成本撬动大传播
品牌不必依赖高预算广告,巧妙利用平台特性即可激活用户。食品品牌Cheetos在TikTok发起#CheetosDance挑战赛,用户上传用芝士脆摆拍舞蹈的视频,品牌提供流量奖励与线下活动曝光。低成本UGC内容累计播放超5亿次,成功将产品与“趣味零食”形象绑定,年轻用户渗透率提升27%。
五、长期主义:品牌化是持续价值输出
TikTok品牌化并非短期流量游戏,而是需要持续传递独特价值。多邻国用两年时间通过“人格化内容”建立用户情感账户,ONLYOU以单品突破为起点构建美妆生态,朴西通过用户共创沉淀品牌资产。正如头部商家所言:“当你聚焦如何让用户主动分享,而非单纯追求GMV,品牌生命力自然诞生。”
在内容过载的时代,“轻量化”不是偷工减料,而是用创意替代预算、用互动替代灌输、用真实替代套路。从今天起,抛弃“大制作”思维,让品牌以更轻盈的姿态,在TikTok与用户玩到一起、走到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