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kTok新品牌销量低迷?徕芬(Laifen)3个信任钩子促用户主动下单,附运营案例拆解
欢迎加入!TikTok交流电报群:@tiktok_tkbaohe
“打破新品牌信任困局”
“为什么我的产品在TikTok上始终打不开销量?”
“投了广告、找了达人,销量依旧没起色?”
“新品牌怎么在TikTok上快速建立用户信任?”
如果你也被这些问题困扰,别着急!
今天我们就拆解一个成功案例——国货品牌徕芬(Laifen)。
看看这个成立仅四年的新品牌,如何在TikTok上从0到1,靠3个“信任钩子”让用户主动下单,最终实现年销售额突破30亿的目标!
图源:Laifen
01账号矩阵:用分区运营精准触达本地用户
很多新品牌在TikTok上卖不动,核心问题往往是“水土不服”——
内容缺乏针对性,用户看完毫无共鸣,自然不会买单。
而徕芬的破局思路是:搭建区域化账号矩阵,针对不同市场定制专属内容,让用户直观感受到“这个品牌就是为我设计的”。
据悉,徕芬在TikTok上运营了12个不同地区的账号,覆盖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美国、乌克兰、印度尼西亚等核心市场。
每个账号的内容策略各有侧重,核心逻辑很明确:
通过本地化运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,提升信任度,最终转化为更高的下单率。
这种“分众沟通”的策略,能让用户一刷到视频就产生“这产品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”的感觉,
信任感自然随之拉满。
图源:TikTok
02因地制宜:用痛点+解决方案说服用户
光有账号矩阵还不够,内容本身必须精准戳中用户的真实需求,才能打动人心。
徕芬的具体做法是:结合不同市场的实际使用场景,定制化展示产品价值,让用户一眼看到“这产品能解决我的问题”。
✅ 热带市场:
比如印尼地处热带,高温潮湿天气多,@laifen_indonesia账号的视频就重点展示吹风机“快速吹干湿发”的核心优势,解决用户因潮湿导致头发毛躁的痛点。
✅ 欧美市场:
欧美消费者偏爱极简风格,@laifen_tech账号便着重突出产品的极简设计与家居美学属性,把吹风机塑造成高端科技生活配件,契合当地用户审美。
这种策略的核心逻辑是:
不生硬推销产品,而是先让用户意识到自己的需求痛点,再自然呈现产品的解决方案。
当用户看完视频后,会下意识觉得“这产品刚好能解决我的麻烦”,信任感油然而生,下单意愿也会大幅提升。
欧美账号(上)印尼账号(下)图源:TikTok
03本土达人合作:用真实体验打消用户顾虑
新品牌在TikTok上最难突破的坎是什么?是用户的“怕踩雷”心理!
“这产品真像广告里说的那么好用吗?”——这几乎是所有消费者面对新品牌时的共同疑问。
徕芬的应对方案是:大量合作本土中小型达人,用真实的使用体验建立信任,打消用户顾虑。
以印尼市场为例,徕芬就合作了125名本土达人,这些达人的视频风格简单直接:
不设计复杂剧情,直接展示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;
不夸大产品功能,只让用户看到最真实的使用效果。
徕芬关联的部分印尼达人 图源:Echotik
印尼达人@xxotamaraoxx 就是徕芬的合作达人之一,她在今年4月发布了一条吹风机使用视频,全程没有台词,只通过画面展示“如何快速吹干长发”的过程。
最终,这条视频收获了5.98万次播放,评论区有大量用户主动询问购买方式,转化效果十分明显!
为什么这类内容能打动用户?核心原因有两点:
✅ 真实感强:用户更愿意相信“普通人”的真实推荐,而非品牌官方的广告宣传;
✅ 本土化视角:本地达人更懂当地用户的痛点和语言习惯,沟通起来更自然,更容易引发共鸣。
图源:TikTok
04总结:3个信任钩子,让新品牌在TikTok上快速破局
TikTok本质是“信任经济”平台,用户不会轻易为陌生品牌付费,所以新品牌必须通过精准策略建立信任。
徕芬的案例证明,做好以下3个信任钩子,就能帮新品牌在TikTok上快速破局,总结如下:
1)账号矩阵分区运营——让用户感受到“这品牌懂我”,拉近心理距离;
2)内容本土化+直击痛点——让用户意识到“这产品真的有用”,建立需求关联;
3)本土达人真实带货——让用户看到“别人用了都说好”,打消决策顾虑。
如果你的品牌刚入局TikTok,还在为销量发愁,不妨试试上述打法,或许下一个TikTok爆款品牌就是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