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CY:年出货超1000万台,靠多维度布局在海外耳机市场逆袭

欢迎加入!TikTok交流电报群:@tiktok_tkbaohe

耳机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?看看全球市场数据便一目了然。

 

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表明,2024年全球真无线耳机(TWS)出货量达到3.3亿台,同比增长13%。

 

 

图源:canalys

 

在这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,苹果、三星、小米三大行业巨头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,新兴品牌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,难度可想而知。

 

然而,一家来自中国的新兴品牌成功实现突围。在拉美,它的市场份额跻身前五;在巴西,它甚至能与三星和苹果相抗衡,稳居前三。这个品牌就是QCY。

 

那么,这个曾经籍籍无名的中国品牌,究竟是怎样在海外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的呢?

 

 

图源:Google

 

代工厂的逆袭剧本

 

据了解,QCY隶属于东莞市和乐电子有限公司。这家公司最初只是为海外品牌代工耳机的工厂,凭借一条条生产线,逐步积累了生产经验与技术能力。但代工本质上是“替他人做嫁衣”,随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2011年,他们做出一个重要决定——创立自主品牌QCY,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。

 

 

图源:QCY

 

QCY转型的第一仗打得十分漂亮。2013年,QCY入驻天猫,50天内便拿下蓝牙耳机类目第一名,三个月销量超过10万台,并且连续4年在双十一期间稳居销冠宝座。正是这波电商红利,推动QCY开启了快速扩张之路。他们建立了3.6万平方米的自有工厂,140条生产线整齐排列,月产能直接提升到300万台,从零件采购到物流配送,实现了全流程自主把控。

 

 

QCY工厂内部实拍 图源:百度百科

 

由于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QCY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。

 

与大多数品牌不同,QCY没有选择在欧美市场与巨头正面交锋,而是瞄准了拉美、东南亚、中东这些极具潜力的市场。早期,QCY通过代理商铺货进行市场试水,待跨境电商发展成熟后,果断入驻Shopee、Lazada、亚马逊巴西站等电商平台,甚至在韩国、日本专门设立了11家国家级代理。

 

到2020年,QCY的TWS耳机出货量已跻身全球前四。截至2025年3月,QCY产品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。

 

不过,市场布局仅仅是出海的第一步,真正决定成败的,是接下来要面临的本土化挑战。

 

 

图源:Lazada

 

藏在细节里的本土化密码

 

许多出海品牌容易陷入“一招鲜吃遍天”的误区,但QCY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,即针对每个市场单独研发产品。

 

以巴西市场为例,当地消费者对耳机的要求十分明确:音质要好,价格要实惠。

 

于是,QCY将性价比爆款T13作为开拓巴西市场的主打产品。T13保留了双耳四麦克风、40小时续航等核心功能,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,将价格控制在百元左右。这一定价策略精准命中市场痛点,截至2023年,T13在巴西全渠道销售量超过300万台,至今仍位列亚马逊巴西站BS榜前十。

 

 

图源:亚马逊巴西站

 

进入东南亚市场时,QCY发现当地年轻人日均手游时长超过3小时。于是,QCY立即在T5耳机中加入游戏模式。这一看似微小的改进,搭配百元低价策略,使产品迅速成为手游爱好者的标配,最终创造了全球700万台的销售纪录。

 

 

QCY T5 图源:Google

 

就连颜色选择这样的细节,QCY也进行了精准调整。巴西用户偏好黑白灰等基础色系,QCY便简化产品设计语言;东南亚消费者热衷于潮流配色,马卡龙色系耳机随即成为主推款式。

 

这种深度适配的运营策略,最终助力QCY在拉美市场出货量跻身Top5,在巴西市场占有率冲进行业前三。

 

 

图源:Google

 

用社媒撬动海外流量

 

仅仅做好“本土化”还不够,QCY在海外社媒平台的布局同样有条不紊。

 

QCY采用“不同平台承担不同职能”的策略,摒弃统一内容分发模式,而是根据各平台的特点制定专属运营方案。

 

先说TikTok,QCY针对不同市场开设了三个账号:主打全球市场的@qcyglobal(12.85万粉丝,38.25万点赞)、面向巴西用户的@qcy.brasil(5.96万粉丝,18.04万点赞)、服务印尼用户的@qcy.indonesia(6121粉丝,1.06万点赞)。

 

 

图源:TikTok

 

这三个账号的内容风格截然不同。全球账号以产品实拍、模特试戴和开箱视频为主,直观展示产品功能;巴西账号专注于性能对比和用户测评,例如在地铁中测试耳机的降噪效果;印尼账号则通过搞笑段子巧妙植入产品,视频封面也设计得活泼有趣。

 

 

图源:TikTok

 

QCY在达人合作方面也颇有心得。他们不盲目追求头部达人的流量,而是精准锁定与品牌调性相符的中腰部达人。

 

比如,印尼时尚博主@renosanntos(9.98万粉丝)拍摄的挂耳式耳机视频,将产品自然融入日常穿搭,该视频播放量高达140万,点赞数12.47万;巴西博主@paula.raysa(4.23万粉丝)的头戴式耳机开箱视频,凭借真实的使用体验打动观众,获得了40.85万播放量。

 

 

图源:TikTok

 

这种合作模式优势显著。本地达人更了解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,创作的内容也更容易引发用户共鸣。而且,相较于花费大量资金邀请头部达人,这种精准投放的性价比更高。

 

 

图源:TikTok

 

在YouTube上,QCY的运营策略同样巧妙。其官方账号@Qcybrand粉丝数量不算多,仅有8650人,但他们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推广方式,即重点与垂直领域的专业博主合作。

 

 

图源:YouTube

 

例如,专注音频设备评测的博主@Picky Audio(9.13万粉丝),在视频中从参数对比到实际听感测试,全方位剖析QCY耳机的性价比优势。该视频发布后,获得了7.9万次点击,深受欧美用户喜爱。

 

 

图源:YouTube

 

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,QCY建立了3 - 5个账号矩阵。

 

 

Facebook(左)、Instagram(右)

 

这两个平台发布的内容以高清产品图、功能对比图为主,比如通过一张图片展示耳机续航能力远超竞品,或用短视频演示耳机的防水性能。

 

同时,QCY会不定期发布限时折扣信息、用户好评和品牌故事,以维持账号的活跃度。

 

虽然内容没有复杂的剧情设计,但通过高频次的产品曝光,吸引了不少用户咨询。

 

 

Facebook(左)、Instagram(右)

 

从整体数据来看,QCY的社媒运营策略非常务实。他们不追求虚高的粉丝数量,而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实现转化的环节,这对预算有限的中小品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 

 

图源:Google

 

中国品牌的下一个战场

 

QCY的成功实践印证了一个趋势:海外新兴市场正成为中国制造实现突围的关键突破口。

 

对于有意出海的企业而言,首先要摒弃“大而全”的思维定式。与其在欧美市场与巨头激烈竞争,不如像QCY一样,寻找高增长、低渗透的市场空白。

 

全球消费格局尚未定型,这无疑为中国品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

 

与其观望等待,不如积极投身其中,放下“经验主义”,以更开放的心态适应海外市场生态。


转载请保留链接:https://tkbaohe.com/tiktok-anli/1692.html

上一篇: 罗马仕:年营收超2亿,靠多维度布局跻身海外3C充电行业头部